由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對電網的影響,配電網的運行特性發生了變化。隨著分布式光伏、儲能和微電網的發展,配電網逐漸從無源網絡發展到有源網絡,配電網的運行維護管理也更加復雜。
增加了電網功率平衡的難度。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大多數地區(縣)沒有分布式光伏發電監測和輸出預測手段。傳統的負荷預測手段無法計算分布式發電的影響,尤其是在分布式光伏接入比例較高的地區,這對負荷預測的準確性有更明顯的影響。大多數情況下,電網需要保留更多的備用容量,以應對分布式光伏輸出的變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集中式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的疊加,使得白天部分地區在低負荷時段難以調整峰值,節假日更為突出。
電網的頻率調節和電壓調節性能顯著下降。首先,分布式光伏在運行中大多采用恒功率因數(COS)φ=1),不提供無功功率,集中并網區域的離網趨勢變輕,甚至倒退,使得系統局部區域的電壓顯著上升。如果在節假日疊加負載槽效應,電壓可能會超過限值,嚴重時可能導致光伏電源斷開。
隨著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的快速增長,大量負荷在局部得到平衡,這對電網供電負荷的增加有明顯的抵消作用,相當于取代了一些傳統的發電機組。然而,分布式光伏無法在故障期間提供無功功率支持,導致動態無功功率支持不足,暫態電壓水平逐漸降低,嚴重情況下會出現長期電壓驟降。
分布式光伏僅為電力系統提供隨光資源變化而變化的有功功率,不能適應電網頻率波動的自適應調節能力。在發電結構中,隨著傳統電源比例的降低,系統的頻率調節能力也隨之降低。
影響供電的可靠性。一方面,當線路發生故障時,分布式光伏可以向停電用戶供電,特別是對于那些非常重要的負荷,年平均停電時間將大大縮短。另一方面,在分布式光伏并網條件下,需要考慮新的影響因素來評估配電網的可靠性,如孤島的出現和分布式發電輸出功率的隨機性。
原標題:分布式光伏發電對電網有什么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