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的賽道上,光伏,儼然已成為中國手中的一張“王牌”。
2022年以來,盡管受疫情影響持續波及和國際地緣政治沖突,但我國光伏行業出口成績依舊亮眼。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22全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158.5GW,同比增加58%,逆變器出口金額89.8億美元,同比增加75.4%。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光伏玻璃累計出口量為225.29萬噸,同比增加6.83%。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中國的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440.3億美元,同比增長90.3%,創歷史新高。其中,組件出口額同比增長85.8%。
顯然,在全球能源轉型大趨勢下,我國光伏出口貿易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來自海外的需求,不僅旺盛,而且非常急迫。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從硅料到光伏產品應用端的完整產業鏈,隨著生產工藝和轉換效率的不斷提升,中國光伏產業已經“領跑”全球。
從產品類別看,中國光伏出口產品以組件為主,而硅片與電池,占比則較低。
從出口對象看,荷蘭、巴西、印度是我國光伏的主要出口對象。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由于歐洲對光伏的需求攀升,出口到歐洲市場的組件份額超過一半!其中,來自西班牙、德國和波蘭的需求正在顯著增長。此外,南美市場,尤其是巴西,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需求并未完全表現出來。
平安證券報告顯示,美國進口的光伏產品,部分來自我國企業在東南亞布置的產能;因為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需加征高額關稅,為降低成本,我國光伏企業大多選擇在東南亞地區布置產能,以較低稅負出口光伏產品至美國。
而荷蘭從中國進口的光伏商品中,約有3/4會轉口至其他歐洲國家。
對于海外光伏需求空間測算,平安證券研報對此也進行了分析:海外14個重點市場2022-2026 年光伏累計新增裝機將超600 GW,CAGR約14.78%;其中,我國光伏企業通過出口與海外產能布局,有望覆蓋約280 GW,CAGR約8.15%。
從企業表現看,當前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具有絕對競爭力,頭部企業正在加快“出海”步伐。
譬如“光伏巨頭”隆基綠能,近年來就在不斷加速開拓東南亞等市場。截至2022年9月末,該公司在東南亞的組件產能超過10GW;2023年在馬來西亞計劃擴產3.5GW硅棒硅片產能;此外,隆基綠能也正在評估海外進一步擴產的計劃。
與此同時,與隆基綠能同處“第一梯隊”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盡管近來海外業務受到一定擠壓,海外營收占比有所下降,但據透露,其仍在積極規劃持續提升海外產能。
平安證券研報預測,從未來海外14個重點市場的出??臻g來看,在各國市占率不變的情況下,2022-2026年三家公司各自出??臻g均在40-60GW左右。
根據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數據顯示,全球光伏產業鏈高度集中于中國。我國光伏產品全供應鏈產能產量優勢明顯,各環節出貨量均處于世界第一。
因為碳中和目標,歐洲國家尤其德國都在大力發展光伏,但是中國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競爭力非常強。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表示,近幾年,光伏企業每年都會向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呈報核心技術,其中大尺寸硅片技術、黑硅制備技術、超高效鑄錠單晶/多晶工藝被提及。特別是182、210大硅片技術,都是在中國硅片產量及產能占全球95%以上后才發展出的新型主流技術,幾乎可以說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然而,由于近期,印、美、韓及部分歐洲國家通過反傾銷調查、基本關稅、碳足跡標準等方式制裁中國光伏出口,以保護本土光伏企業的發展;疊加2022年7-11月光伏出口規模與增速連續下降,中國光伏產業未來的出口前景堪憂。
原標題:出口額、增幅雙創歷史新高,中國光伏產品強勢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