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系統蒸汽梯級余熱利用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裝機容量達4.5兆瓦,是全國化工行業規模最大的蒸汽梯級利用余熱發電項目。
據了解,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張家港市保稅區,專注于生產聚丙烯新材料和氫能源,是世界首個電驅動丙烯生產工廠,年用電量達10億千瓦時。該公司的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富余中壓蒸汽。“產生的中壓蒸汽,我們以前是直接減溫減壓后供車間烘干原材料,蒸汽總體利用率約為12%,存在資源無法充分利用的問題。”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月平說。
近年來,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拓展“供電+能效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節能方案,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2022年初,國網蘇州張家港市供電公司在走訪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期間,了解到該企業存在“用電量高、蒸汽利用率低”的問題。“我們組織專家團隊對企業的用能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優化企業用能方案,最終建議企業采用蒸汽梯級余熱發電技術,把蒸汽轉變為電力,實現企業自發自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國網蘇州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游仕洪說。
蒸汽梯級余熱發電是指將廠區鍋爐產生的過熱蒸汽回收,使其推動汽輪機帶著發電機發電,發電過后蒸汽進行二次利用,大幅提升蒸汽利用效率。“在該技術下,廠區鍋爐產生的4.3兆帕、420攝氏度的過熱蒸汽首先會進入背壓汽輪機進行發電,所發的電可以用于全廠設備,發電后排出的蒸汽降溫后供給車間造粒烘干使用,有效實現了蒸汽梯級利用。”游仕洪介紹。
該系統配置有一套4.5兆瓦的背壓汽輪機,項目預計今年8月底建成投運,投運后,年發電量預計達到1740萬千瓦時,廠區蒸汽的利用率達到近90%,預計可實現年節能約1044萬元,年節約標準煤約537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246噸。
“通過采用蒸汽梯級余熱發電,讓我們實現了以‘綠電’制‘綠氫’,對于推動公司綠色低碳轉型,服務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周月平表示。
此外,該項目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投資建設方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和業主方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將按合同約定的比例分享項目所產生的效益。與常規企業自主投建的方式相比,采用此種模式,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可節約初期建設資金約3000萬元。
原標題:以“綠電”制“綠氫”,全國化工行業規模最大的蒸汽梯級余熱利用項目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