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近日在內蒙古成功試運行,即將投入商用。該項目刷新了該技術全球最大容量紀錄,共安裝了34臺我國自主研發的“容和-號”電池堆和四組儲罐組成的儲能系統,利用電解液中的鐵離子和鉻離子的化學特性把電能儲存起來,可以將6000度電儲存6小時。
液流電池(又名氧化還原電池)屬于一種活性化學物質儲存在液態化電解液中的二次儲能電池處理技術,于1974年被美國NASA的Thaller首次提出。與其他傳統離子蓄電池相比,液流電池不僅電池結構上存在差異,而且正、負極電解液中是儲存能量的。液流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液儲罐是完全獨立分離放置在堆棧外部的,通過兩個循環動力泵將正、負極電解液通過管道泵入液流電池堆棧中并持續發生電化學反應,通過將化學能與電能進行相互轉換作用來完成電能的儲存和釋放。與鋰離子電池相比,液流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電解液可循環利用、生命周期性價比高、環境友好等諸多優勢,被認為是大規模儲能技術的首選技術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根據電解液中活性物質的不同,液流電池可以分為鐵鉻液流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鋅鐵液流電池等。其中,除全釩液流電池以外,鐵鉻液流電池具有綠色安全、低毒性與腐蝕性、運行溫度區間比較大、電解液原材料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等諸多優勢,目前研發進展較快,未來也有望成為液流電池的主流路線之一。
振華股份在鉻化學品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18萬噸/年鉻鐵礦分選裝置和1萬噸/年金屬鉻生產線建設正如期推進;
山東?;瘏⑴c投資設立山東液流海材料科技,后者掌握全釩液流電池核心專利技術。
原標題:全球最大鐵鉻液流電池試運行,電化學儲能迎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