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光伏行業持續高景氣發展,頭部企業大手筆擴產,外行跨界頻繁的背景下,光伏是否產能過剩的話題再度被擺上桌面。
在日前舉辦的Asiasolar第十七屆亞洲光伏創新展覽會暨合作論壇期間,PGO綠色能源生態合作組織秘書長周元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發展較為快速的行業,在良好的利潤與市場預期下,產能出現適當過剩是正常的,但需要警惕短暫且急劇的過??赡転樾袠I帶來的傷害。
就近期關注度較高的鈣鈦礦電池技術,周元表示,光伏行業一直以來的發展主線就是不斷追求利用新的技術,提高轉化效率,降低度電成本,鈣鈦礦也是光伏在發展這條路上所追求的新技術之一。資本市場的敏銳性一方面確實助推了行業的發展,但如果過熱的話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周元認為,行業接下來的趨勢之一,是光伏可以與傳統能源以及儲能、氫能等相結合,形成穩定、安全、高效的電力系統。
適當產能過剩有利于刺激光伏行業發展
記者:有一些意見認為,隨著各環節擴產,光伏行業實際已出現產能過剩。你怎么看,光伏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周元:光伏行業的特點,是其產品生產主要依靠設備,設備廠商完成調試后基本出產的產品可以達到一定水平,雖然后續精細化管理、工藝提升需要團隊研發改進,但總體而言上產速度較快。應該說目前在進行擴產的都是Topcon等相對比較先進的產能,光伏頭部企業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便捷,融資成本較低,且企業自身在技術、渠道、經驗、人才等各方面的實力較強,并且在行業普通擴產的情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擴產意愿較高。光伏行業發展前景是明確的,并且這幾年在多數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依然維持著高增長。大部分上市公司實現利潤較好,對于投資人具有吸引力,也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
發展較為快速的行業,在良好的利潤與市場預期下,產能出現適當過剩是正常的,產能適當過剩帶來的競爭可以刺激行業內的企業采用加大研發、降低成本、做好服務等措施取得優勢,進而促進行業發展。
我較為擔心的是出現短暫且急劇的過剩,在過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部分企業尤其新進的企業因為沒有完善的銷售渠道,可能導致資金無法周轉而倒下。光伏行業相對重資產,投資額數目都較大,動輒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加之資本推動,各地政府招商引資也愿意給予稅收等優惠,多重因素推動下,目前來看我認為制造端確實存在一定過熱。因此我呼吁行業還是恢復一些冷靜,適當調整自己擴產的節奏。
記者:我們關注到,2023 年以來,諸如奧維通信、明牌珠寶等其他行業企業跨界光伏的現象仍屢見不鮮。您對于這些跨界行為有何看法?目前對于新進入者而言,光伏這個領域是否還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周元:光伏行業目前發展前景確定性較強,吸引外行跨界是很正常的??缃邕M入的企業是否能做好,我認為要區分。有一些跨界企業自己原先的主業經營較好,資金充足,進入光伏領域時引入了較為靠譜的團隊,這類企業我認為發展希望還是較大的。前面也介紹了,光伏行業的生產主要依靠設備,只要保障好資金鏈,技術團隊做好維護,打通銷售渠道,未來是有望走上正軌的。
但還有一類跨界企業做光伏是打“擦邊球”,自身主業造血能力不夠,現金流較差,跨界光伏可能更多意在吸引熱度拉抬股價。因為光伏這個行業投資強度還是很大的,除了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還需要準備流動資金,一些跨界企業可能既無資金準備,也沒有相應的技術與人才準備,這類企業我認為需要謹慎對待。
資本有助于推動鈣鈦礦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記者:近期鈣鈦礦電池技術的關注度高漲,讓市場紛紛猜測電池技術的創新有望帶來光伏電池整體轉化效率的提升,技術路線的選擇將成為接下來市場競爭的焦點。您對此怎么看?
周元:光伏行業一直以來的發展主線就是不斷追求利用新的技術,提高轉化效率,降低度電成本,鈣鈦礦也是光伏在發展這條路上所追求的新技術之一,這種技術所具備的低成本、高效率、高透光性等特點有望為行業未來發展帶來較大推動。
目前資本市場對于鈣鈦礦的關注度比較高,資本市場喜歡新事物,尤其是可以講故事的新事物,這是大家都理解的,我認為也有助于推動鈣鈦礦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雖然鈣鈦礦技術實現商業應用可能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資本市場的敏銳性一方面確實助推了行業的發展,但如果過熱的話可能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記者:在您看來,今年光伏行業發展會呈現哪些趨勢?企業如想保持競爭優勢,您有哪些建議?
周元:光伏行業目前發展趨勢是比較明確的,近幾年都有望維持兩位數的增長,光伏的應用形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分布式領域,除了傳統的地面電站,海上光伏電站、漁光互補、光伏+建筑等形式也在不斷推新。我認為接下來的趨勢之一,是光伏可以與傳統能源以及儲能、氫能等相結合,形成穩定、安全、高效的電力系統。
如何保持競爭優勢,擁有核心團隊還是很重要的,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通過技術進步不斷降低成本,這是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其次企業需要建立一定的渠道,最終光伏行業是渠道為王的,大家都在不斷向下延伸產業鏈,做電池的企業布局組件,做組件的企業布局電站,做電站的企業布局地面、分布式、海內外市場,最終可能企業的產能會有一半需要在自己內部體系內消化。終端市場大家都有所布局,一些企業不僅生產光伏產品,還提供金融服務、運維等一站式服務,客戶黏性更高。
包括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的一體化趨勢。過去企業發展一體化往往以失敗告終,因為雖然都屬于光伏領域,但硅料與硅片、電池片、組件有著根本區別,硅料屬于化工行業,經營模式重資產化,從下游向硅料延伸是較為困難的,近幾年隨著硅料漲價,布局硅料利潤較為豐厚,但未來隨著硅料價格回落,可能效益將不再明顯。布局一體化趨勢的企業中,我認為能夠掌握每個環節技術的企業是前途較為廣闊的,例如從上游硅料端向下延伸布局就較為容易一些。
原標題:PGO周元:光伏產能適度過剩是正常的,有利于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