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支架基礎上作用的荷載主要有:支架及光伏組件自重(恒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溫度荷載及地震荷載。其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風荷載,因此基礎設計應保證風荷載作用下基礎的穩定,在風荷載作用下,基礎有可能出現拔起、斷裂等破壞現象,基礎設計應能保證在此作用力下不出現破壞。
以下我們來了解地面光伏支架基礎與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的類型都有哪些以及它們都有什么特征。
地面光伏支架基礎
NO.1 鉆孔灌注樁基礎:成孔較為方便,可以根據地形調整基礎頂面標高,頂標高易控制,混凝土鋼筋用量小,開挖量小,施工快,對原有植被破壞小。但存在混凝土現場成孔、澆筑,適用于一般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NO.2 鋼螺旋基礎:

NO.3 獨立基礎:

抗水荷載能力最強,抗洪抗風。所需鋼筋混凝土量最大,人工多,土方開挖及回填量大,施工周期長,對環境破壞力大。光伏項目中已很少使用。
NO.4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NO.4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此類基礎形式多應用于地基承載力較差,適用于場地較為平坦,地下水位較低地區,對不均勻沉降要求較高的平單軸跟蹤光伏支架中。
NO.5 預制樁基礎:直徑約為300mm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或截面尺寸約為200*200的方樁打入土中,頂部預留鋼板或螺栓與上部支架前后立柱連接,深度一般小于3米,施工較為簡單、快捷。
NO.5 預制樁基礎:直徑約為300mm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或截面尺寸約為200*200的方樁打入土中,頂部預留鋼板或螺栓與上部支架前后立柱連接,深度一般小于3米,施工較為簡單、快捷。

NO.6 鉆孔灌注樁基礎:造價較低,但對土層要求較高,適用于有一定密實度的粉土或可塑、硬塑的粉質粘土中,不適用于松散的沙性土層中,土質較硬的鵝卵石或碎石則可能存在不易成孔的問題。

NO.7 鋼螺旋樁基礎:采用專用機械將其旋入土體中,施工速度 快,無需場地平整,無土方無混凝土,最大限度保護場內植被,可隨地勢調節支架高度,螺旋樁可二次利用。
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
平面屋頂光伏支架基礎

▲水泥配重法:在水泥屋頂澆筑水泥墩,這是常見的安裝方法,優點穩固,不破壞屋頂防水。

▲ 預制水泥配重:相對制作水泥墩較省時,節約水泥地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