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布了《關于發布2018年度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到,與去年的監測結果相比,寧夏,吉林,陜西,內蒙古赤峰、通遼、興安盟、呼倫貝爾的投資環境轉好,而四川、山東、西藏三個省份的投資環境變差。
相關行業情況
近期,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在征求意見稿中,發布了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兩部分。其中,在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光伏、光熱、風電等產業均“榜上有名”!
通過盤點近期的行業數據,最近一周光伏產業鏈需求優于預期,不排除節后將出現淡季不淡的狀況;價格也將以維穩為主,其跌價幅度也有希望小于預期。需要注意的是:后面隨著高效產能的陸續釋放,如果三、四月的整體市場需求轉弱,那么價格不排除在三月出現微幅回落可能。
最新能源局召開企業座談會
2月18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企業座談會,會議最新指導思想如下:會上指出要推出光伏機制創新。
1、 分布式及地面項目競價,規模商取消省級分配,補貼總額用滿為止:工商業分布式和地面電站將以競價方式納入補貼,裝機規模取決于項目補貼總額達到國家規定的新增總額限制。同時,取消省建分配,國家統一安排,各省組織申報;
2、 以收定增,避免補貼脫節:即以新增可再生能源附加規模,確定新增裝機補貼額度;
3、 有補貼和無補貼項目并行:有補貼項目為:扶貧、戶用、地面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及配套專項項目。同時,無補貼項目無需國家指標,由各省組織實施;
4、 戶用單列,實施固定補貼:戶用項目單獨設定年度裝機規模,且采用固定電價模式。電網逐月統計,若裝機規模突破年度規劃,則需補貼的項目于次月月底截止并網,即緩沖期1個月。同時,18年未納入補貼的戶用項目,可申請19年的額度;
5、競價項目季度考核并網節點,需求季節性減弱:競價項目需在中標后4季度內并網,最多延后2個季度,否則取消補貼資格。
首先,會議上對于競價與補貼相結合的運用,符合經濟學中邊際效益最大化原理,也就是說適宜光伏建設的地區優先發展,最大限度降低度電補貼,在總盤子不變條件下,最大限度優化裝機規模。
其次,明確指出了補貼不脫節,新增裝機補貼恐怕不會再拖欠。疊加1月下發的加速風光平價政策來看,平價項目不排除將有超預期的可能。
此外,預計2019年新增戶用規模有保障,而1個月的緩沖期有效保證戶用穩定發展。調節光伏裝機需求變化,有效減弱季節性帶來的影響,這將利于產業供需平衡,為微觀企業盈利帶來穩定性提升。
原標題:能源局發布最新光伏監測結果,全球平價替代進行時